5月16日下午,據媒體報道,樂視進入房地產的首期項目是位于北京核心區三里屯的商業地產世茂工三,首期投入超20億元。其實,這并不是樂視第一次涉足房地產行業。今年3月,財新網就曾報道樂視投資30億元,在重慶江北嘴建設酒店、公寓綜合體項目,規模約16萬平方米。2015年11月,樂視曾以4.21億元的價格在重慶龍興等地拿下近40萬平方米的商業和住宅用地。
樂視本周將正式宣布進入互聯網地產領域,房地產行業迎來新“野蠻人”。據此,樂視已經形成了內容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互聯網及云生態、大屏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汽車生態、房地產等八大子生態。
那么,樂視進入房地產后樂視將推互聯網生態+房地產?能實現半價購房嗎?賈躍亭能否顛覆房地產行業將成為最大看點。畢竟,樂視在行業內素有顛覆者之稱。從此前樂視的一貫做法來看,樂視“內容補貼硬件”這一套手法在手機、電視上都很玩得很開,這套玩法會復制到房地產行業嗎?是不是意味著買個樂視電視就能送個房子了?還是賈躍亭推出買房送會員、亦或充會員送套房?消息傳出后,微博上網友們的腦洞大開。
首先,小編們在幫樂視吹牛。
打開網頁仔細分析,小編們“買個樂視電視就能送個房子”、“還有買房送會員、亦或充會員送套房”等說法實在有博眼球的目的。就媒體小編來講,不站在賈躍亭戰略思考點上剖析樂視為什么進軍房地產,不從樂視產業“大生態”的角度多加思考樂視進軍房地產的意義,反而就現象論現象,淺嘗輒止,為了增加一點點媒體影響力,為了賺點流量和媒體曝光率而不惜胡說八道。其實小編們的說法都是“浮云”,動一下腦子想一想怎么可能“買個樂視電視就能送個房子”?
其次,“內容補貼硬件”在房產領域不可取。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樂視“內容補貼硬件”這一套手法雖然在手機、電視上都很玩得很開,但這套玩法很難復制到房地產行業。原因很簡單,手機、電視是內容的“端口”,當前生產成本已經降得很低,“內容補貼硬件”的做法玩得開也算正常,畢竟后期廣告等多元化的收益可以彌補這些硬件的投入,這個做法就是“舍得孩子才能套得住狼”。然而,從房產本身來看,每套動輒上百萬的成本投入,“內容補貼硬件”不可取,即使后期打出來類似“買個樂視電視就能送個房子”的做法,頂多也是忽悠普通老百姓買個全副武裝“樂視”產品的幾天居住權或使用權,炒作一個概念。
第三、作為互聯網企業,搞一個概念,市場炒作一下,剛好又趕在互聯網的“風口期”,通過資本運作搞了不少錢,這時候樂視“錢多人傻”,對于樂視來講,這么多現金肯定不能躺在帳上睡大覺,和其他企業一樣,購買幾個優質房產項目投資房產是企業進行資產配置的一個表現,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樂視也是為了資產保值增值,在這個時候怎么可能便宜賣給別人?
第四、樂視可能改變房地產項目(住宅、商業地產)的運營生態,比如住宅項目和智能家居的結合打造智慧住宅社區,商業地產項目和智能設備結合打造智慧商場等,使其已經布局的項目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但是,從開發環節的角度來看,也難以說有什么顛覆的改變。
那么樂視進軍房地產具體怎么玩?筆者根據自己理解分析如下:
首先,樂視進軍房地產的第一個機會點在智能硬件或智能家居,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內容滲透。
同策咨詢研究部整理的數據顯示,2010年智能家居產業的滲透率僅為1.71%,2012年上升到2.96%,3年間智能家居產業已經連續3年維持20%以上的增長,預計到2016年末滲透率未能超過10%,而在歐美國家,智能家居滲透率已經超過35%,由此看來,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仍有較大的空間。
此外,智能家居行業跨界合作趨勢明顯:電商、手機廠商、傳統家電、地產、搜索引擎等企業紛紛加入;而在智能家居目前的銷售渠道中,80%應用于房地產渠道,20%應用于零售渠道,可見,房地產商已經上升為智能家居企業的大客戶;而目前與房地產的合作主要是:精裝修房產項目合作、樣板房項目合作、樓盤交房定時展示合作三大營銷方式。那么,對于樂視來講,樂視的相關智能終端比如電視、手機等的機會就來了。
那么,智能家居在房地產項目當中有哪些應用場景?對于樂視來講的機會點是什么?
仔細研究一下智能家居可以發現,智能家居所涉及的這一系列子系統間(比如智能防盜、智能窗簾、智能睡眠、智能監控、老人關懷、智能家庭影院、智能照明、居家安全等場景模式間)都可以通過場景定制實現互聯互通。
從智能硬件的適用范圍來看,智能硬件不僅僅適用于養老、居家等住宅類項目,也適合辦公、酒店、商業地產等運營類物業類型。由此可見,對于已經擁有電視、手機登智能終端的樂視來講,對于擁有“視頻內容”的樂視來講,未來通過樂視場景模式定制功能即可實現相應物業所需要的一鍵模式,并且逐步滲透樂視“內容”生態,或許這是樂視布局房地產項目的第一個考慮。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樂視進軍房地產項目的步伐及操作模式來看,目前僅僅有北京、重慶3個項目的落地,并且是以“重資產”模式進行操作。筆者認為,如果利用現有3個項目的“重資產”模式向其他項目進行推廣復制“樂視大生態”產品倒是有點意思,但是如果“重資產”模式大范圍收購房地產項目進行擴張并不可取,否則“重資產”模式會拖死樂視。因此,未來樂視進入房地產領域一定還是“輕資產”的,“輕資產”賺大錢應該是樂視在智能終端及內容生態產業鏈上的運作思路。這在房地產行業中已經有先例,比如海爾的智能家居和海爾地產、恒大地產、景瑞地產;小米和華潤置地、金地集團、仁恒地產、正榮地產、銀城地產等合作均為“輕資產”模式。
其次,社區金融等增值服務對于樂視進入房地產來講也有意義。
簡單來講,當樂視通過“輕資產”模式進入到廣大普通老百姓家庭之后,那么,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比如結婚貸款、旅游貸款、購車貸款等消費貸款或社區金融服務自然就呈現在樂視眼前,此時,樂視的終端(手機和電視)就可以將相關的金融服務產品廣告植入,甚至在視頻內容等渠道也可以植入金融服務,那么,對于樂視來講,自然而然就會通過進入房地產而獲得大量增值服務機會,尤其是社區金融服務的機會。
第三、樂視本身就是一個大數據平臺,通過后臺大數據可以判斷普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甚至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廣告業務。那么,當智能硬件或智能終端向房地產領域擴圍之后,其實,這些智能硬件本身也在不斷搜集相關領域的大數據,當這些大數據匯聚到樂視“云平臺”之后,樂視基本上可以“為所欲為”了。
比如,通過現代的移動終端的先進技術,把每一個商業地產或購物中心項目當中大量的會員消費的次數、額度、喜好和所有的這一切東西建立和掌握起來,然后根據大數據來做出分析。然后,根據這個針對性的分析來進行下一階段的招商和調整商家布局。這玩意兒好像萬達在做,不過對于樂視來講,好像也有這樣的機會。
再比如,可以通過大數據“云平臺”為房地產項目提供定位支持,或者為房地產項目進行樂視全產業鏈推廣服務,或者將內容植入各類廣告,精準推送給需要的人群,進而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良好互動與結合等等。